#看守台灣 #環保的品味 #回收#垃圾#政策#環保#環保杯#環保署#飲料杯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50lzkfe03z901t9aes15iav
「環保的品味」這個節目會介紹各種生活用品的材質與特性,提供相對環保的消費選擇建議,幫助大家打造健康、無毒、低衝擊的生活。本節目由看守台灣協會製作,故事內容改編自真人真事。
您可以用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我們繼續做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cksof4zou3hmj08974dwi8yec
第三季 episode 10
1. 吃飯不要聊政治啦!帶個環保杯也可以吵架?
2. 變相漲價,還是防疫破口?
3. 桃園垃圾大戰,25歲的你有聽過嗎?
4. 環保杯獎勵政策,結果杯子越喝越多??
5. 話都說到這樣了,你還能反對嗎?
#不塑 #零垃圾
感謝當初連署支持看守台灣協會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發起的「2019年起公部門舉辦之室內外活動不得提供免洗餐具」倡議的朋友們,如今環保署以行政指導規定要求各公家機關學校不使用免洗餐具的結果,就是以可重複使用容器提供外賣服務的餐飲業者大幅增加了。
聽說已經有六百多家了!
往後大家開會要叫便當,又不想要產生免洗餐具垃圾,可參考環保署建置的「提供可循環容器盛裝餐點業者名單查詢網」(網址: https://hwms.epa.gov.tw/dispPageBox/shop/shopCP.aspx...& ),找看看附近有沒有商家提供這類服務。
即使沒有,自帶餐具、自備便當、或者大家把食材帶到辦公室,輪流煮食,都是既新潮、又復古的環保行為喔!
【讀者發聲】:
我太太日前拿了些塑膠袋,請我分類回收,就是按照慈濟的作法,用剪刀把PP/PE塑膠袋中無色透明的部份和有印字或有顏色的部份剪開來,同時貼標籤的部份也剪掉!如此分類後,可以送到慈濟回收場或者北市清潔隊景美分隊所在地的細分類回收櫃回收!剪著剪著,忽然發現有兩個裝小衣物的袋子,材質和其他塑膠袋不一樣,雖然較厚,感覺更加透明亮麗,而且有點黏黏的感覺,很像那種用來包裝枕頭、棉被的袋子材質!會不會這個就是大名鼎鼎的PVC?會不會我滿手已經沾滿了塑化劑?於是,我把它先擺到一旁,再過幾天,找了個空檔,用看守台灣協會宣導的檢測方法,把銅線燒紅,碰它一下,再回到火焰上,果然出現象徵材質含氯的綠光,它百分之九十九就是PVC吧!
由於袋子來源已經不可考,於是我上網找一下相關資料...(全文詳見:
https://www.taiwanwatch.org.tw/node/1464 )
quote:"伍爾豪斯教授認為,這些感染病例的增加,預示了未來將有更重大的事件爆發,「21世紀初將是新興傳染病爆發的完美時機,所有跡象都表明,未來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疫情,而且這種情況會變得更糟」。"
"專家指出,人口增長、窮國經濟起飛、野生動物貿易增加、人類侵占叢林和森林等行為,都將推動新病毒與現有病毒的傳播。"
"有科學家指出,雖然「X疾病」出現的時間與方法難以被預測,但下一次大流行可能是由「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ses)所引起,即病毒或細菌經由動物傳染給人或由人類傳染給動物。"
台灣北部陽光雖然較少,卻常常下雨,不過這些雨水從高空落下所產生的能量,卻都被浪費了。
比如,我們辦公室所在的公寓,只不過五層樓高,約15-20m之間,下一場大雨,從屋頂集雨管下來的水量就噴得老遠(如圖)。所以如果北部的這些高樓大廈都能從屋頂集雨、在樓下裝設渦輪機發電,順便收集雨水,所產生的雨能與所省下的用水所需的輸送電力,將是相當可觀的!
可參考我們的論述:「非核減煤平氣疼媽寶護生態之道:不要一味高喊能源轉型,卻忘了總量管制、產業轉型與節能」( https://twwatch.online/ebooks/20211210_LNG_Alternative/gas.html )
台中市清潔隊員很有創意喔,值得肯定!
【十年用量竟翻倍 全台每年浪費近4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
如果常常要買飲料,請記得隨身自帶杯!七月一日起會有 #五元差價優惠!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400445?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1. 韓國在生產者延伸責任與污染者付費等兩原則的落實上,比台灣徹底。
2. 廚餘回收本來應該收費,否則許多縣市政府會因為要額外花比焚化處理費更高的堆肥處理費用,而不願意收集生廚餘,比如高雄與基隆。
https://tw.news.yahoo.com/台灣是垃圾回收之王?錯!這個國家拿第一,連廚餘太重都要收費-230015374.html
環保署要求地方政府二○二四年前提報限用一次用塑膠飲料杯措施,但許多縣市還沒規畫。
環團說,要立刻全面限用不容易,但也不該一拖再拖,應盡快盤點轄內縣市業者狀況,擬定有效可落實的政策,環保署也可透過考核等行政手段,督促地方盡快提出。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400470?from=udn-relatednews_ch2
#看守台灣
#資源永續管理法
#資源節約使用_明智利用_循環利用
#資源有限
#環境涵容能力有限
#廢棄物危機四面八方襲來
記者會:【廢棄物危機四面八方襲來,2021年事廢成長率還猛超GDP ! 】
【民團提立法草案 盼資源永續管理 與未來世代共享共榮!】
在疫情壟罩全球下,去年台灣經濟卻猛然高漲,成長率高達 6.28%,同時導致事廢成長率跟著大幅增加,成長率高達7.77%,完勝GDP,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發展,是永續的嗎?尤其是,在此同時,我們還面臨諸多嚴重環境危機,除了未來能源與用水供應可能無法滿足高速成長的需求之外,廢棄物危機已然從四面八方襲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事廢亂竄問題更加嚴重之外,生活垃圾也在掩埋場上逐年堆高!資源回收體系受到諸多打擊,廚餘回收成果不如預期!
看守台灣協會 Taiwan Watch Institute 台南社區大學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TEIA 荒野保護協會 @綠色和平基金會 @台東環保聯盟 @彰化環保聯盟 @野薑花公民協會
新聞稿:
https://www.taiwanwatch.org.tw/node/1462
https://taiwanwatch.org.tw/node/1439
1998年,一群關心台灣的朋友相約於台北成立「看守台灣」,並於次年正式依法設立「看守台灣協會」,以永續台灣為目標,從事環境和生態調查與各項公共政策之研究分析,並喚起社會各界人士一起來看守台灣,期許台灣成為環境永續及社會公義的社會,亦即在不損及自然環境健康及下代子孫福利的同時滿足人類的需求。
對於關鍵的台灣環境議題,看守台灣透過論述,公開呈現事實,分析環境問題潛在原因及提供務實解決方法,以提升民眾意識,進而要求新政策、新的投資方式及新的生活選擇,以促進國家社會的改革。
看守台灣並透過翻譯出版美國知名環境智庫「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出版品及發行本土環境雜誌《看守台灣》季刊,引進綠色思潮,宣揚永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