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覺得應該要做出這張圖
無論是生物上或是其他因素
本來也不存在所謂「純正」的二元性別
那或多或少就會遊走在邊界
雖然沒有說要一統天下完全不分(考量因素應該是傳統跟習慣問題?)
但是多一個聯集的規劃應該不難?
然而現在多數的解法卻都是把交集獨立出來,會被認為是歧視也是因為如此
【踩】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16988
另一篇標題是寫:女學生怒斥:「不要犧牲女性空間去換性別友善」
我是贊成就弄一個不分性別的空間,隔間該做好就做好
反正就是邊界問題,在邊界旁邊甚至是邊界線上你要算哪邊?
這個邊界消失了、模糊了,解決了什麼問題?又會有什麼問題?
另外針對該文,這位學生出聲之後才有其他意見,那這還是問題嗎?
【行動派】
今天剛好 WFH 就跑出去巨城了
因為有滿額折價,就多買一個小廢包(?)給伴侶
他跟我說他包包夠了,所以選擇小廢包放手機XD
官網說15"可以放,但我就是想放15.6"呢?根本不行啦嗚嗚
裝滿的樣子真的好看
就不知道自己揹起來如何了嗚嗚
但是是真的好喜歡
【podcast 的內容,🏳️⚧️跨相關】
昨天聽到的觀點,還真的沒這樣想過
大概也是體制給予的想法吧
「(合法)HRT 之前必須要給精神科醫生評估」
一定都覺得「為什麼還要讓醫生開『證明』來說我可以用藥?」
而聽到podcast的內容則是「醫生開證明你『可以』用藥」
這裡的可以其實涵蓋很多,包括身體能夠承受,以及用藥後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不過就主持人自己說,也是在他自己拿到證明後才想通
並不是要醫生證明自己,而是確保這路上是自己想要的
而自己的認同,並不需要其他人證明,即使醫生死都不開證明給你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fpEuAplKqsb1mDmy9iqBM?si=4R2j0vCpRTOd53g3nLd28A
應該是這集,有可能我記錯。
臺灣 IT 人
耍廢 Infra 工程師,技能樹亂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