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我們圈算是種財富自由🤣
竹片使用的是Légère,是新興的塑膠合成竹片,與傳統的非常不同。
一是傳統蘆葦做的竹片會隨著天氣(濕度)會有不同變化,我覺得很麻煩,而且演奏十幾分鐘後就會過軟。塑膠竹片完全不會有這個問題,拿起來就能演奏,整場音樂會沒有意外只需要一片就能從頭撐到尾,音色不會有所改變。
二是不需要「養」竹片,使用傳統竹片需要「養」。拿到一盒竹片要一次全拆,每天每片拿出來吹個幾分鐘,過一陣子它們使用起來才會穩定。塑膠的不用,隨拆隨用,不要撞傷還能撐更久。
不過我有為老師朋友,他非常嫌棄塑膠的音色🤣,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非常看人喜好,我自己是用了之後直接換一整排。至於為什麼是財富自由,因為一片要價1000多,一般竹片一盒10片裝價錢都在1000內,相較之下塑膠價格貴上非常多。
我是全部系列都有。原始版、Studio、signature、American cut。我最喜歡American cut,古典和流行都是,只是使用不同號數。
我的薩克斯風夥伴介紹暫時到這邊
右邊銀色的是Yanagisawa的鐵嘴。
我本人是個古典音樂宅,不是樂迷是nerd,對於流行樂沒有太大的興趣,不過這一兩年來,我開始學習演奏流行樂。一開始是因為朋友聽到我會薩克斯風,都會要我來首careless whisper或新不了情,聽到都煩了所以把它們練起來,後來發現偶爾演奏流行樂也是蠻好玩的。
這顆鐵嘴對於新手非常友善,可以很輕鬆、穩定的演奏出流行的音色。這方面我還在摸索啦!我不管演奏什麼都像古典樂。
至於到底古典樂還是流行樂比較難?其實各有各的難,但是對於我這種躲在樂團中的人來說,古典樂相對簡單,只要把譜上的好好演奏出來就能過關。而流行樂不是啊!要表現的實在太多了!還有個爵士樂,那更難了,我在這方面超級挫折。
關於上一嘟(2020年 mstdn.jp 和 mastodon.cloud 營運轉移的事),這邊整理一下嘟友們發給我的補充:
上一嘟主要是看到這兩嘟有感而發(關於伺服器可信度的討論):
https://nightcord.de/@amia/109369203732586493
https://nightcord.de/@amia/109369244584735251
2020年兩大站點營運譲渡公告:
https://mastodon.cloud/@TheAdmin/104428252159617675
https://mstdn.jp/@Sujitech_official/104312674814249446
//當初讓渡時有公告說會保護用戶數據安全,文中特別提到「米国のSujitech LLC」。
Twidere 開發和維護的補充:
https://mastodon.social/@hiromst/109392780167553826
//代碼一直是開源的,可信賴
2021年2月8日起 Mastodon 官方客戶端有和來自 Sujitech 的工程師合作:
https://blog.joinmastodon.org/2021/02/developing-an-official-ios-app-for-mastodon/
另外,嘟友也提到 Sujitech 所有者 SujiYan 是反996協議起草人:
https://weibo.com/2887018005/Hnr8hiFNn
分享一個public domain的工具,ITQ,主要是做PTSD和C-PTSD的篩選。官方有繁中和簡中版:
https://www.traumameasuresglobal.com/itq
工具是人設計的,凡有人必有江湖,具體的呈現例如版權。當然我們尊重這些努力工作的研究者,不過就算不收錢,有時取得授權依然困難(已讀不回啊啊啊)。近年來有些研究者會放棄版權,讓工具進入public domain,雖然結果可能是大家越來越容易「自我檢測」,但也有被拿來亂用的風險。
做一些補充說明。首先一個工具之所以有效,一定是曾經在某個情境被驗證過;不過相對的,這也表示它適用的範圍是有限的。其次在研究上一定有個用來比較的基礎,就所謂的黃金標準(類似快篩與PCR的關係),我們相信的是那個基礎,而不是工具本身。
可以用一種階層關係來想:如果我對某個學科毫無概念,我可以問助教,助教可以問教授,教授則應該去問宇宙……黃金標準就像這組階層裡的教授,雖然不見得對,但已經是人類的極限,通常也很複雜不好使用。助教做為教授的近似有其方便之處,或許做教育很好,提醒大家注意有這些問題,但就是要記得這只是近似(或近似的近似),不要太快當成是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