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注意
雖說隨著時代的淘洗,裡面的內容有些已與現況不同,我最記得的是介紹北門篇,一張跨頁的圖畫滿了北門與它周遭林立的建物與交流道,車流往返使得圖畫中的北門顯得灰頭土臉。而今拆去了北門高架橋,還了北門一片天空。但我想整題而言小百科仍然是很值得推薦給小朋友看的一本童書。以前在大學時,我還會在成大圖書館租一兩本給我在台南的表姪看。
而今長大想到《漢聲小百科》,直覺就憶起林懷民回憶起漢生雜誌社創辦人吳美雲一生的文章《思念Linda 回顧一個奮發的時代》,2016-08-19。
「曾經風生水起的八德路漢聲巷如今寂然。但是漢聲諸君耗盡青春所累積的能量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文章中這樣寫道。
感謝美雲女士的《漢聲小百科》,在《認識臺灣》之前。
附圖為我表侄兒在看我租來的《漢聲小百科》
長文注意
《漢聲小百科》— 在《認識臺灣》之前
昨夜失眠聽了一整夜的 Podcast —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談到了李登輝在 1997 年在國中推動的《認識臺灣》教材(Ep27 20:51),回顧這教材,是現今台灣天然獨世代的起點。
而在 1999 年的 88 課綱啟用《認識臺灣》之前,有《漢聲小百科》(1985 年全 12 冊出版)。在偶然的機會下,會在與朋友回顧童年時提到這本書。可以說,《漢聲小百科》是 1980、90 年代孩童的回憶公約數,童年小小的手掌翻著每本大大的硬面精裝本。(Ep29 25:20)
我家並沒有這套書,但我鄰居有。從小就天然過分禮貌的我也寧願煩著跟隔壁鄰居借來一月一月的看。(共 12 本,每本以一個月份為主題),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集介紹鉛筆怎麼製作的,我在國小綠色的作業簿裡,上頭空白原本給老師用來評分的欄位畫滿了流程,像是工廠的流水線,上一頁輸送帶上的筆芯,下一頁夾進木板內,第三頁有機器切分成一條條的筆。現在想起來,這就是現在科學頻道節目 How It's Made 的前身;我也是在這套書第一次認識台灣山岳的。
漫畫《中華一番》劉昴星廚師比賽離題一覽表:
- 在法國領事館作出燴飯(題目:炒飯)
- 在特級廚師初試因麵中沒有加任何湯頭而舉了韓信(但韓信是以兵法出名的,並非本身的武力)
- 在雞窩鎮煮了一鍋玩全沒有加烏骨雞肉的飯(題目:雞料理)
- 在與解魯對決時端出了巨大的小籠包,說是燒賣(題目:燒賣)
- 在與雷恩刀工對決時,作了真鯛大陸圖(拼盤)與轉生春捲(創意)(題目:刀章)
- 在四川與阿飛作了麻婆革命與麻婆維新(題目:麻婆豆腐)
- 因為原料用完了,在大賽中將料理換成米做的鍋邊糊(題目:麵條大賽)
剛剛裝了 Python 3.10.0a5+ 想來玩玩 PEP634 的 Pattern Matching。
然後 match 那行就一直跳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想參加派對卻 High 不起來
ProtonMail 伺服器爆了,就在我準備寄出我履歷的時候炸了,真的很會挑時間
https://protonstatus.com/
小朋友才看 Pan Piano,大人都看 White Noizi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7ZsIt7iHY
Frandé 法蘭黛樂團-Only you(大話西遊版)@女巫店 2014'01'18 https://youtu.be/vUrdVkoumuA 來自 @YouTube@twitter.com
[Taiwan ADIZ Alert]
2021-01-22
運-9通信對抗機 Y-9 EW x 1
Report Time: 2021-01-22 18:00+08
Source: https://www.mnd.gov.tw/Publish.aspx?p=77952
To be determ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