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四个字,听起来有点怪,但其实是非常精准的。妙处在哪里呢?是这样的:表达的本质是回应,说出来的语言A,和潜意识里想回应的东西B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句子。你只看到A没看到B,当然会觉得奇怪。所以,不要只看他表达了什么,要想想他其实想要回应的是什么。如果阻力来自外界,那当然是用“不可阻拦”;如果是要增强信心,那当然是要讲“历史必然”,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其实都没在怀疑中国不行,中国人不行,大家怀疑的是不是“倒车+油门”已经踩死了。在这个背景下,他真正要回应的,是“你是不是在开倒车,要逆转之前这几十年的趋势”,所以,“不可逆转”,才是唯一正确的用词。这句话正确的翻译是:别怕,我没在开倒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9Cu-17ljQ
我願稱其為世界第一的帥爺爺
无知并不是蠢,承认无知,反倒是智慧的开端。这是苏格拉底已经证明过的事情。
然而苏格拉底没有意识到的是,承认无知,是需要巨大勇气的。拒绝真理、拒绝思辨、拒绝承认自己的局限,这才是人性的本能。后来亚里士多德只说哲学始于闲暇与惊诧,原因很可能和苏格拉底一样:这种(承认无知并由此追求智慧的)勇气,在他们那个时代的精英分子那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就没觉得需要专门拿出来说。
犬儒主义出现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犬儒主义者当然也是知识精英,他们与苏格拉底那代人的区别,不在才智,而在勇气——他们把真理变成了一种解构性的东西,从而以一种冷嘲热讽式的战斗姿态,滑头地回避了真正严肃的,足以使他们被大众陪审团判处死刑的冲突。从此,智者被当成疯子,而不是社会秩序真正的挑战者。如果说此时的知识精英仍然保留了鼎盛时期希腊哲学家的部分勇气,那也只不过是这种勇气的余晖而已。那是一种横眉冷对、自我感觉良好的勇气,而不是拉着路人急切地探讨心中的疑问,不把道理讲清楚誓不罢休的勇气。总之,智慧与勇气是匹配的,勇气降格了,智慧也就降格了。
再往后,哲学家要么是神学的婢女,要么是官方意识形态的工匠,要么是民族精神新万神殿的设计师。这里面有没有勇气呢?要说也是有的,但是总归缺少了一种自我否定的勇气。或者说,这种原初的理想之光,在个别哲学家身上偶有闪现,但是整体而言,智慧又降格了一级,成为一种工具性的东西。也正是在这种勇气的降格里,现代性魔鬼的一面得以肆虐。
当然,最等而下之的,就是利维坦系统那种体制性的愚蠢。几千年的智慧,上亿的人口,集合在一起,做出的却是又蠢又坏的事情。你说坏吧,同时又蠢到令人发笑;你说蠢吧,同时又坏到令人发指。最妙的是,集体发臆症的那些核心人物,个顶个都是高学历。他们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实在是令人着迷。这也进一步说明,缺乏(面对真相的)勇气,一定会使智慧徒有其表。蠢和坏,则是这种堕落的两个相伴而生的必然结果罢了。
越是讲求道德的社会越是追求“圣人明君”,而这些人往往成为“窃国大盗”使人民饱受专制之苦;越是讲自利的社会,越提倡个人权利和自由,允许对权力的警惕,允许结社表达不满,发明了自由媒体和三权分立制衡制度,而这才是现代自由宪政文明社会的基础。(当然,没说道德不重要,只是合理规则范围内,不必苛责。)
討論香港和美國的「倒退」時很討厭「環球同此涼熱」這類說法(尤其在微博)。幾十甚至上百年的公民社會積累,即使危如累卵,也不至於一夜崩塌。
香港現在這個樣子了,衛生局局長還是在記者會被質問要為老年人高死亡率道歉;當 roe v wade 被推翻,實際情況是很多人依然能從各類 ngo 得到幫助。世界並非「都一樣爛」。
與鐵拳恣意亂砸毫無底線的原子化社會相比,新聞再聳人聽聞,生活其中的人也仍過著更有尊嚴的生活。就像你的童年陰影是平安夜晚上發現聖誕老人是假的,我的童年陰影是平安夜晚上發現聖誕老人是假的並被他強姦了。
倒退當然值得也應該被討論,只是在巨大苦難不被充分討論的語境裡(簡中因為審查,非簡中因為無人關心),更刺骨的苦難在每一次討論中都顯得更加渺小。
魔怔人,心理不太健康,游戏宅,日常吐黑泥